更新时间:2025-09-16 04:03:39
说实话,在我的观感里面,言重更像是一个冤种。虽然由于生活的长期交织,言重的成长经历离不开商燕,但我总觉得,要不是因为商燕,言重可以拥有更好的生活经历 其实我之前一直觉得商燕不算是坏人,只是有的时候脑回路有点不一样而已。直到学长想要找言重复合,而商燕求言重不要和他复合的时候,我真的对她无语了。就因为你觉得自己的爱只有学长一个人可以给,没有第二个人觉得适合给爱,而言重有很多人可以给,你就去硬拆互相喜欢且合适的两人?更让我心梗的是,那个晚上,言重明明疯狂怼商燕,让我觉得她没有被带歪被道德绑架,结果到头来还是和学长说不要复合,我真是服了 可能是商燕这个角色更加复杂立体吧,所以商燕这个角色给我留下了更深的印象与感悟。幼年时什么都好的商燕,要是能明白活着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去比较自己在别人心里的地位,她是不是就不会变成大学时那样偏执的人(指一开始固执地想让自己成为第一个了解哥哥真面目的人),更不会变成青年时那样看不得言重好而去“偷家”的人,以及中年时悔恨以往一切的人? 看到商燕最后之地的蓝房子时,我一下就想到了故事开始时小言重说的蓝色与抑郁的关系,以及抑郁与“厌世”的联系。在经历了一路腥风血雨后,幼年时陌生的两个字,是否成了商燕最后的感受?厌恶曾经不懂事的自己,厌恶给自己带来病痛的世界 至于哥哥,看到前半部分的时候,我真以为他就是因为自己没能如愿选上摄影专业而想不开,没想到真相是如此的令人震惊。我一开始还在心里谴责过他,觉得他是大学霸,大不了就上大学以后去摄影社团或者自己找志同道合的人周末约个摄影活动,或者等毕业以后经济独立再摆脱家庭的束缚不就好了嘛,干嘛这么想不开,明明是那么好的人。事实证明,人真的很容易自以为是,就因为在看电视剧的时候拥有了上帝视角,就下意识觉得自己看到了所有的一切 再说到商燕的家庭,我觉得编剧有点太刻意了吧,以哥哥去世为截点,一下子生活质量莫名其妙下降了这么多,就为了体现此时商燕的心理随着生活的剧变而极端化。我曾觉得,老师这么好的人,另一半也不至于很烂吧,结果简直了,可以说是一大家子的不幸都是由于这个不知自己几斤几两的人渣带来的。真的很心疼老师,不靠谱且大男子主义的丈夫,早早结束生命的儿子,生活发生剧变后始终爱在伤口上撒盐的女儿,老师的结局一定要这么苦吗? 印象里,商燕有两次寻求拥抱,一次是找言重妈妈,说自己是坏孩子,暗示自己要开始使坏了。一次是在生命的结尾和言重拥抱,第二次她还是成了坏孩子,在最应该好好补偿言重的时候无可奈何地离开 偏个题,我记得幼年回忆里明明言重有个弟弟的,怎么后来一点都没出现 再偏个题,发型真的很重要,大学时期的学长那个发型以及种种表现,都让我觉得看着别扭,当然,我承认有一部分是因为孙明悟的影响。到后面,学长成了摄影导演,换了个发型和语调,我就觉得,演学长的这个演员金健宇还挺适合演那种有克制隐忍爱意的文艺青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下一篇:高鐵疾駛下的生死倒數
十二封信和唐亦尋,走不出的九月
暴风眼中的共生与觉醒
4年后再看《新·福音戰士 劇場版 終》 :谢谢你曾来过我的世界
观后随笔
李莲花不需要可怜。
有触动,有惊喜,也有一点吐槽
论如何在虚拟作品之外获取与其之中一样的庇护
Debris Documentar (2012)
宁受万箭穿心,不斩心中之道
身处台风眼的女性们
从王权富贵的寻心问道之旅,看人的三次觉醒。我们能从王权富贵的强者叙事中学到什么?
这场因父亲病危仓促开启的家庭重逢,终究成了一场穿越几十年误解、直面两代人伤痕的和解跋涉。
第一次看剧看到迷茫,虚脱...
杜琪峰倾注灵魂的情怀之作!华语类型片的最高标准!
先看完韩版再来补看法国原版
亲子关系
勉强能看,超出我对国产惊悚片的预期
时间的灰烬
想要认识爱情,你得看看《春逝》
同为华夏人,该骂就得骂!
